三个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十年之“谢锋篇”
他们欣赏能把时代留住的人,他们本身就在创造历史。
他们是中国代服装设计师,也是世界优秀设计师行列里崭新的中国面孔。
他们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但又具备国际化视野。
他们感谢时代带给自己的机遇,也感谢社会对他们初职业生涯的宽容。
他们会不自觉地运用来自中国文化的灵感,但又竭力避免形式、图案等民族特色的刻意表达。
他们欣赏能把时代留住的人,他们本身就在创造历史。
从1996到2006,这是三个中国服装设计师逐步拥有自己的品牌、实现梦想的十年。
正如法国时装工会主席DidierGrumbach先生所言,中国在经历经济起飞后,如今已经到了由一个提供低成本加工的国家向一个真正的时装大国过渡的标志性时刻。
正当欧洲人担心会被来自中国的廉价纺织品淹没的时候,几位来自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早已准备好卖给你一些高雅的东西。
谢锋的十年:
进国际市场
当谢锋又一次站在巴黎时装周的T台上时,那一刻,恍然如梦。
十年前,谢锋作为助手曾经帮助自己的老师筹备巴黎时装周的发布会。当时,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在后台暗暗地想:总有一天,我要带着自己的品牌站在这里。
2006年的国庆节一定是谢锋生命里为重要的一天。他的吉芬(Jefen)品牌作为个来自中国的服装品牌,成功登陆在巴黎卢浮宫举办的开幕秀,拉开了巴黎时装周的序幕。法国高级时装工会主席戈巴克先生指出:这件事情与1973年美国设计师登陆巴黎时装周具有同样意义。法新社评论道,“中国这个世界纺织业的老虎,由于它的个设计师参加了巴黎时装周,这个星期天在时装界打开了一个切口,引得全世界关注。”
生活背景中西合璧
谢锋身上中国的体现是永远不喝咖啡。接受西方媒体采访,谢锋说汉语,他在欧洲有用的语言是他的谦和礼貌,以及他具备国际化视野的时装。
谢锋身上有种儒雅的气质。他出生在杭州的一个教授家庭。文革还未结束,在人们尚且穿着统一制服的时代,谢锋甚至做了件喇叭裤,可刚洗了一次就被别人偷走了。他说,那个时期人们也用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服装观念——很多人把装修改了。谢锋在浙江理工大学学的是纺织品设计,因为当时还根本没有时装设计专业。读书时,谢锋的快乐是能在图书馆里找到世界时装杂志,虽然往往是过期两个月的。
留校任教的谢锋在80年代做出了职业生涯里的一个正确选择,他进入东京的日本服装学院留学,并获得硕士学位。虽然还是个啃着面包的穷学生,但让谢锋自豪的是,1990年他夺得从未被任何外国人染指的日本青年服装设计师大奖赛金奖。一大笔奖金让穷学生谢锋非常激动,但更为激动的是,他因此叩开国际时装界的大门。
谢锋得到日本Nicole公司的工作机会,并受到推荐去巴黎Kenzo的工作室工作。Kenzo是从1970年起在巴黎享有盛名的日本时装界重要设计师。在Kenzo工作室,以及后来在JeanPaulGautier大师身边工作的机会,让谢锋在东西方美学的交汇中、在混合文化的认同感中沉淀着自己。
国际化道路的突破点
有了国际化的眼光和经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谢锋在意大利一家纺织品公司的支持下,回国创办了Jefen(吉芬)品牌。创业六年间,虽然吉芬一直保持低调,但它在中国高级成衣市场逐渐具备领导地位,年销售额过亿元。
从纯粹设计师转向企业的经营,早也曾让谢锋手忙脚乱,但在国外服装界的工作经验终帮助了他。见识过欧美、日本服装品牌每年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销量,谢锋说中国的企业规模还小,不敢轻言成就。进国际市场,中国的服装企业还面临投资和营销的困境。
中国的服装业投资人尚属代,资本对企业的介入还不及欧美成熟。欧美投资人本身对时尚和设计理解更深刻、更具专业眼光,在国外,小设计师凭借三两场漂亮的发布会引起投资人关注,然后被收归成大集团成员的成功案例时有发生。而中国的投资人也许会被设计师某一场豪华的发布会打动,但真正合作后,却对设计师的工作干预较多,往往希望设计师去做一些和自己专长并不完全相符的东西。
另一个问题是企业的营销问题。即使是很大的中国公司,设计及经营团队的配合也往往不尽如人意。谢锋强调中国并不缺优秀的设计师,而是缺少优秀的经营者和投资人。像其它国外服装品牌进入中国需要寻求当地公关公司合作一样,他的吉芬品牌在2004年聘请了巴黎第二工作室来负责其在欧洲的整体公关和市场推广,这个工作室曾经为JohnGalliano、三宅一生等著名设计师担任过公关及市场推广工作。
另一种“中国特色”
对于吉芬品牌在巴黎时装周上的亮相,一家著名的欧洲报刊评论道:“除了几件绘画着桃花的礼服和短裙,你几乎感觉不到这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品牌,相反,这个系列充满了英国女孩或者浪漫空姐般的西方情调。虽然有点‘太不亚洲’,但你绝不能否认这是一个漂亮的系列。”
Crumbach先生的一番话令人印象深刻:“在巴黎做发布会,设计师所代表的是一种顶尖的流行,而不是民族特色。”但这恰恰是许多中国设计师的误区。过于注重旗袍、刺绣、龙凤图案的表达,让西方设计界对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带有成见。他们原本以为吉芬只是另一场“中国式的”发布会,但谢锋带来了惊喜。
“我赞同李安的手法,用国际的眼光去诠释中国情感比较容易被人家接受。”谢锋希望吉芬成为一个有着东方情怀的品牌,摆脱生硬的民族符号,取而代之以国际化的审美标准。但与此同时,血液中带有的自身文化的烙印,和能被一眼就辨别出来的风格化差异,恰恰应该是一位中国设计师成功必备的元素。
谢锋说,其实他的作品系列里充满了来自中国文化的启发。有一天他陪一位意大利朋友到故宫游玩,当时他们都被那些古老的大门深深吸引。于是在吉芬品牌“门”的系列里所采用的一些门钉式的装饰细节和方形的轮廓,都是来自故宫大门的灵感。而富中国特色的东西,是那些纯中国制造的丝绸和亚麻面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设计师群体势必会陆续登陆世界时装市场。作为团体,中国设计师终是否会形成一种既能为世界接受,又带有显著中国风格的设计特色呢?谢锋的回答很含蓄:“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是‘融合’,中国在未来岁月成为世界强国时,一定会做得很好,所以你应该知道是什么风格了吧。”
链接:三个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十年之“郭培篇”
链接:三个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十年之“罗峥篇”
- 上一篇:品牌是如何建成的
- 下一篇:立体裁剪教案第一章《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