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设计师:鱼和熊掌之间
独立设计师,是一个耀眼而闪亮的名字。国际知名大牌Coco Chanel、Christine Dior、Balenciaga都从独立设计师发展而来,然而中国的年轻独立设计师们却正在经历着设计与市场的矛盾,并努力让两者殊途同归,鱼与熊掌兼得。
独立设计师
从Uma Wang日前亮相2014米兰秋冬时装周,到Renli Su获得伦敦2014春夏时装周具潜力新人独立设计师,纯正的中国设计力量开始出现在国际时尚界的金字塔顶端。
独立设计师品牌William Sim是马来西亚华裔设计师William2013年在北京创立的同名男装品牌。他北上来北京创业时,曾放弃之前在广州担任的新家坡女装品牌纽芳New Found首席设计师一职。William说:“我就是喜欢北方的氛围,人们对于自己想要穿什么非常有主见,尤其是时尚度高的年轻人,他们在选择服装时不会把让人认识我穿的品牌作为标准,这对刚起步的独立设计师很重要。”
另一位独立设计师王聪,曾在国内著名独立设计师集合店BNC做了两年企宣,他用“没想那么多”概括了自己创业的初衷。两年的工作时间,每天接触大量的国内独立设计师,让艺术设计专业的他萌生了做设计的想法。2013年,王聪和两位朋友在北京创立了独立品牌蘭,设计、面料、生产、宣传、销售,他和他的小团队全权包揽。
2012-2014年短短两年间,仅北京地区的独立设计师数量就从几百人增长到超过3000人。
惊人的数据背后,是时尚产业商业模式的转变。过去,人们逛商场、追品牌,现在,时尚消费者的时尚品位不断提升,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不断成熟,买手制这种更能满足时尚人群消费需求的商业模式成为必然。这无疑为独立设计师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沃土。
设计与市场:鱼和熊掌
运营得风生水起的国外著名独立设计师品牌、叱咤风云的大咖设计师们很多都是懂设计更懂市场的全才,如赋予LV新生并自创Marc Jacobs品牌的小马哥;让品牌胆战心惊、用轻奢概念玩转时尚市场的Michael Kors;拯救Gucci后精准定位运作自己同名品牌的Tom Ford等。
然而,这对于多是艺术院校毕业的国内设计师而言,则没那么容易。市场,并不是他们在象牙塔里能轻易接触到的领域。
BNC创始人洪晃曾透露,很多国内的独立设计师更像是与市场绝缘的艺术家,她经常要做的工作就是不厌其烦地解答设计师们关于“秋冬货品做多少量”、“做裙装还是裤子”这样的问题。
从16岁就兼职开始工作的William直言不讳:“我以前就是主修艺术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追求极致的个性和纯粹的感性表达,而后者是要有清醒的商人意识的。”
品牌已经运作良好的蘭,基本上在所有的新款投入市场之前,王聪都会和团队充分讨论如何做、做多少,不好卖的款式根本不会尝试去生产。“衣服设计感再强,消费者不买账,根本卖不动,新品牌要先活下来。我们很清楚这一点。”王聪说。
创下国内独立设计师先河的范然坦言,以前做衣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想法,后来渐渐意识到,设计师不能只顾自己的喜欢,服装要让大家穿。她明白了,设计是为消费者做的。
定位选择:不如另辟蹊径
William创业之初曾想,那么多的设计师都在做女装,何苦去分那已经剩得不多的一杯羹,何不另辟蹊径,也许会有很大的空间。用自己的市场思维开拓男装领域,作为新晋设计师的生意经可圈可点。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女装市场前五名全部为国外品牌,中国自主品牌女装形势严峻,库存压力巨大,有的甚至亏损20%。市场的饱和已经让女装品牌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无论是William还是王聪,他们对自己的品牌要卖给谁有很明确的想法。专注于自己的“定位”,即便目标人群是小众,也有大的市场。
做好小众概念,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蘭的目标消费群就是追求品质的小众人群。王聪介绍,其主要销售方式是线上独立设计师电商平台,因为他的顾客很多都活跃在互联网上。
William则选择把店开在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那里是他的目标客群常出没的地方。“让品牌有持久的生命力,并不是迎合所有人。”这是他对于“市场”二字的理解。市场也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他的优雅暗黑系男装销售情况不出意料的喜人。
- 上一篇:服装打版师应具备的能力
- 下一篇:凉鞋出楦后变形原因